原標題:漢江7號洪峰平穩(wěn)過境湖北
湖北日報訊(記者艾紅霞、通訊員由新瑩)10月24日3時,漢川站水位降至27.97米,低于設防水位0.03米。至此,漢江中下游干流全線退至設防水位以下,標志著第7號洪峰平穩(wěn)過境湖北。

今年9月以來,漢江流域旱澇急轉(zhuǎn),累計降雨量達480毫米,為多年同期均值的2.8倍,創(chuàng)1961年以來第一位。漢江上游相繼形成7次編號洪水,來水量達多年同期均值的4.1倍,遭遇有實測資料以來“最密集秋汛”。其間,丹江口水庫自9月1日起水位最大漲幅近18米,黃家港站最大下泄流量達9170立方米每秒;漢江中下游皇莊、仙桃、漢川等站水位最大漲幅6.07至9.31米,高峰時漢江干流、東荊河全線堤防超設防水位。
面對漢江汛情,省防辦堅持每日會商,多維研判、科學調(diào)度與周密部署;沿江各地聞汛行動,5地市6縣市區(qū)相繼啟動防汛Ⅳ級應急響應,壓緊壓實防汛責任,加強堤防巡查防守,精準有效防御漢江洪水。
在水工程調(diào)度上,我省周密施策,科學開展洪水推演,累計發(fā)布洪水預報與水情預估40期;調(diào)度十堰市鄂坪、潘口、黃龍灘等水庫預泄騰庫,有效攔洪削峰;實施丹江口下泄流量與丹皇區(qū)間來水錯峰調(diào)度;開啟碾盤山、興隆等梯級樞紐全部閘門預泄洪水,降低河道行洪水位,充分發(fā)揮水利工程防洪減災效益,成功避免漢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超警。
堤防巡查防守同步強化。天門市、潛江市、洪湖市等沿堤搭設哨棚638座,安裝公示牌581個,架設照明線路7萬余米,清障除雜145公里,全面構(gòu)筑嚴密防線。荊門市派出防汛搶險技術(shù)專家75人,針對34處險工險段、31處水閘等實行行政責任人和技術(shù)人員“雙駐點”值守,并在高水位堤段采取鋪設彩條布、堆壘沙袋、打設木樁等措施,減輕風浪沖刷影響。
防汛預案落實落細。我省加強漢江、東荊河沿線41處險工險段巡查防守,做好50個洲灘民垸運用準備,妥善轉(zhuǎn)移安置民垸受影響群眾;聚焦重點險工險段、歷史出險堤段、穿堤建筑物等關(guān)鍵部位,預置27.8萬立方米砂石料、16.85萬條編織袋、3萬平方米土工布等搶險物料,以萬全準備確保萬無一失。
安全管控鏈條持續(xù)完善。我省嚴格落實涉河在建項目度汛方案,全面排查風險隱患。襄陽市提前對43處漫水橋及洲灘道路實施禁行,管控11處碼頭渡口;小清河支流水位上漲后,連夜發(fā)布預警并拉起警戒線;仙桃市強化沿江碼頭和船舶停靠安全管理,加強水域周邊安全管理。
編輯:張紅艷